您的位置: 首页 >方洲小学中文站>教改苑>教海探航>详细内容

教海探航

观摩促成长 研讨共提升——记方洲小学组织开展区语文优质课网络观摩研讨活动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0-05-21 00:00:00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了更好的推进语文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,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,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,5月19日,我校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了区优质课观摩及交流研讨活动。



研讨活动在语文教研组组长曹玉婷老师主持下,老师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研讨,大家畅所欲言,分别结合五节优质课的教学目标、教学过程、教学方法及活动亮点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分析,纷纷表达了自己对每节活动的见解和看法。

胡倩云老师和赵雪斐老师在评《夏天里的成长》和《松鼠》两篇习作例文课时中都谈到:这两堂课设计突出了习作单元教学的方向和思路。两位上课老师在教学习作单元时也着重要把握了习作单元训练要素,将精读课文教学设计指向作为方法指导融入单元教学的全过程,利用片段描写,用好例文进一步渗透习作方法,注重习作整个过程的指导,逐步习得习作方法。

苏飞宇老师在评《父爱之舟》一课时指出:上课老师在教学时很好的关注了单元导语中出示的语文要素“体会场景和细节中的情感”,在课堂文本学习的基础上,设置了情景再现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,在想象之中感受父对子的爱。夏霄天老师也谈到:课上老师让学生聚焦段落中的关键词,体会本课通过描写父亲的行动来体现爱父亲的独特写作方法,同时又与“情”紧密结合在一起,一举多得。

《伯牙鼓琴》为六年级上册的一篇小古文,在交流中,陈蕴洁老师指出:四次的朗读看似简单读,却是层层递进:第一次读准字音,字正腔圆的读,感受古文的拗口;第二次读好停顿,有板有眼,让学生注意停顿,了解古文该怎么读;第三次读懂文意,有滋有味,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读的质量,理解课文内容;第四次熟读成诵,理解知音,读出文化,真情流露。李厚荣老师也赞成说:这样多层次,多元化的朗读,都由一条“情感”主线紧紧地牵引,那就是教师抓住文本的“情脉”——伯牙与子期的心心相通,花大力气地品味语言的情思,在不经意间,学生的真情自然地流淌出来了。

最后,教导处主任王永林老师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。他指出“评课”是有“点”可循的,老师们在评课时还需要更深入、更进一步,要多一些思考,既要关注课堂的教学内容,更要关注教师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;既要重视适切的教学方法的选择,更要重视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成长,学习所得……

云端相约共观摩,桃李争言为成蹊。这次教研活动带给在场的每个老师无尽的感思和激励,现场的分享、交流、碰撞、启示,让老师们一时间觉得教学没有域界,世界唯有幸福研教,期待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教研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撰稿:吴敏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拍照:孙彤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审核:曹玉婷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